會心一笑,般若如嫣紅的蓮花開了
會心一笑,般若如嫣紅的蓮花開了
終于,在玄靜的月色中,我體會到了心田里的綠意。其實,這平和的綠色,這寧靜的境地,是在歷經了無奈和無怨,悲哀和歡快心緒后的感悟。
月色溶溶,山川朦朧,微風環繞,溫柔跟隨。沐浴著這清涼如斯、亙古不變的月光,心里覺得空曠輕松,恬淡虛無。時間是流動的緩慢,月色下每一步都會踏出安祥。我沐浴片刻的寧馨,雖明知這空靈的風景稍縱即逝,卻堅信足以抵消往日那分無時不有的卑瑣了。對生活首先是一份感動,然后才是一種期盼,一種向往,一種等待。煩惱也罷,安寧也好,久在喧囂中載沉載浮,也確實需要尋覓一方土地,在月光下將塵心洗凈,把心靈的葉瓣張開。當月色濾去了人生的虛偽,俗世的噪雜,剩下的當是蓮波的飄渺,蓮香的幽柔,世界便展開了她固有的美麗。
該來的,擋也擋不住,該去的,留也留不下,以平淡的心態,坦然面對一切、化解一切,打開心頭的千千情結,給平靜安寧的心田注入綠色,尋求那份難得的內心安祥和純凈。任時間挾著往事,落花流水地從生活中流淌過去;任時光的浪潮對人生的拍打,生命里最深層的源泉將永遠不會停歇。
世事如斯,春來秋去,人情如紙,云散云聚,原以為世界處處的溫馨浪漫,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,生活純凈賜予公平,沒有絲毫的偽善和瑕疵。其實,人生之路到處鋪滿了如謎的軌道,坎坷和曲折。無法選擇,無法判斷。被我撐持的日子,依然滿面微笑;那段流逝的情感,也如秋水漣漪。我向誰傾訴痛苦和艱辛,我向那里去重溫舊夢?我之愛者,我只會讓你看見我微笑的側面;匆匆人生,我或是淬火的鋼鐵。經曰:“法爾如是”,如是而已,又能怎么樣呢?把萬緣放下,由他去吧。人生每一種階段的落幕,或許看上去很輕,很淡,卻留下很持久的憂傷。憂傷不也是要過嗎?憂傷中應該感到一種欣喜,生活的沖擊真的不需要尋求什么答案了。去尋求與自然、與社會、與他人和諧相處,這也就足夠了。
人畢竟在滾滾紅塵中,物欲充溢著大千世界,人生一世,無論成功與失敗,勝衰與榮辱,歡樂與痛苦,真的自然如流水,那里來到那里去?世事并非黑白分明,黑白之間還有其它的中間色彩?命也運也,誰來主宰它呢?月光里,我思索著佛家講的“般若人生”。般若者,我體會是一種默契,一種協調,一種獨特的內心領悟,一種敏銳的智慧。不僅僅只是思考,只有放下煩惱,才能打通心光,領略智慧,所謂“水流自在處,無滯即開通。”佛教里絕對意義的“神”,應該不能泯滅人的主體。
般若者,有文這樣解釋說:“了解內心世界的真正本質或實相,使我們有能力打破不清楚與迷惑的心態。這種智慧就像是一把刀,能夠切斷煩惱。這鉆石一般堅硬的刀鋒,足以粉碎所有惡業。透過深入的了悟,得到智慧,內心自然而然達到明澈的境界,建立真正和平的內在世界。”【此自如段系摘之堪忍·《智慧的能量》中章句】
“以般若力,生菩提家”《王維·贊佛文》的唐代大詩人王維有有一部《維摩詰所說經》,其中專說般若。般若是禪宗的根本經典之一。王維妙解契道,頗得神會的感覺可以從他的詩歌中體會,王維用靜定從容的閑適心情,去抒寫自然,表現了他人難以企及的靜美、澄曠、寂悅。特別是大自然中瞬間的精彩動象,在他筆下是那樣的清凈靜謐,神韻盎然,如:“人閑桂花落,夜靜春山空。月出驚飛鳥,時鳴春澗中。”,“颯颯秋雨中,淺淺石榴瀉。跳波自相濺,白鷺驚復下。”,“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”等,往往蕩滌世間污穢,澄清人們胸襟,留下一片恬澹寧和的無盡遐思。
般若是悠閑,是恬淡,是和諧,是適意融會的大智慧。當般若如嫣紅的蓮花開放時,便是生命大安樂的時節。那些解不開的情懷,求不出的結果,找不完的答案,都慢慢釋懷了。張承志在《放浪與幻路》中說他的感覺:“一切羅網都沖決了,一切重負都卸盡了,一切猶豫都結束了,......我又走到了路上。”
月光流瀉,如水空明;月色里思緒飛揚,飄逸中透露著的幾分瀟灑,如煙云一樣浮游于漸漸彌漫開來的愉悅之上,會心一笑便刻成了永恒。這不止是自家的閑寂無執,自在無礙,而是對所有的愛我,恨我,在意我,不在意我的人親切友好的祝福和問候!讓我們珍惜鳥兒銜來的每一個清晨,也珍惜晚風吹走的每一個黃昏!
會心一笑,面對著自自在在其實美好的世界,也對著這美好世界里其實美好的每一個人。